骨盆由两侧的髂骨和骶骨组成,骶髂关节是全身最大的中轴关节(17.5cm2),骶骼关节是人体与脊椎连接最大的关节,主要功能是连接骨盆、下肢稳定并与上半身连接,尺寸平均为17.5cm²。 关节的前方骶骨侧衬有一层较厚的透明软骨。
因包含各种连接,如含有滑液的纤维关节囊、关节软骨面及复杂的韧带等,其通常被划分为耳状可动关节。但不同于其他滑膜关节的是其不易活动。其关节囊后部不连续,薄的髂骨面由纤维软骨而非透明软骨组成。关节的后方髂骨侧衬有纤维软骨,关节前1/3——真正的滑膜关节,关节其余的部分由一系列的韧带连接。
骶骼关节由网状肌筋膜系统支撑以加强其运动、支撑功能并具有稳定性。这些结构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及股二头肌、梨状肌、经过胸腰筋膜的背阔肌及竖脊肌。
虽然骶骼关节存在较小的旋转(≤3°)和移动(≤2mm)能力,但其主要功能为稳定和承重。
骶髂关节的疼痛放射到下腰部、臀部、腹部、腹股沟和双下肢。
骶髂关节面
骶髂关节韧带
骶髂关节前面观
骶髂关节后面观
骶骼关节的神经支配存在较大争议,是对于介入性疼痛医师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骶髂关节后方的神经支配主要来源于L4、L5和S1-S3脊神经后支的内侧分支,前方支配:L4-S2脊神经的腹侧支。
文献认为在所有人中,S1和S2神经的背侧支支配后关节和周围韧带,也有研究发现大部分S3神经也有支配,在一些人中发现多达4个分支,尽管一些尸体解剖研究发现L5神经也参与了支配,但大多数研究发现这是不存在的或很少发生。对于S4神经是否参与支配也存在争议。
解剖学研究也发现节段性脊柱水平之间的吻合很常见,骶骼关节部分除了接受外侧支,还接受臀上神经支配。关于骶骼关节的神经支配,虽然临床意义不大,但依旧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认为存在来源于L4~S2腹侧支的神经纤维,一些文献认为神经来源偏向头侧(如L2)。更多的争议在于很多人未能发现支配骶骼关节的腹侧支神经。关节内和关节外结构都可能是骶骼疼痛的来源。
骶髂关节神经支配
临床研究表明关节内和关节外注射都能缓解疼痛,在一项关于猫的电生理研究发现,机械感受器存在于骶骼关节的关节囊且大部分止于关节囊内的周围肌肉,在这些感受器中归类为伤害性感受器,少数为本体感受器。尸体免疫组化同样发现在关节囊和韧带上存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感受器。在患者及无症状志愿者进行的临床研究发现,扩张关节囊及刺激韧带均会引起疼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