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们感受到的“失重”感,原来普通人也可以体验!

admin 2025-06-17 16:17:54

就是这颗蔚蓝星球,引得汤洪波频频看向窗外,像极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我

网友还说,可能靠窗的位置真的是两位“老司机”特意留给汤洪波的~

被三位航天员的可爱暴击!

你可能也留意到了汤洪波玩笔,以及航天员们进入天和核心舱时的画面:

网友:哈哈哈哈哈汤洪波又玩笔了

这就是太空中的失重状态。

(准确来说,我们无法忽略作用在航天器上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小推力的姿控发动机点火、航天员在航天器内运动等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会造成航天器及其上的物体有一个微小的加速度,称为 微重力。)

你知道航天员们是如何在地球上模拟太空失重环境并进行训练的吗?

从2017年3月起,航天员就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的任务准备阶段。航天员们需要接受八大类,百余个科目的高强度训练。

其中,航天员为了更好的适应太空失重环境,掌握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操作技能,就必须在地面上创造一个人工的失重环境,而水下失重训练是世界公认最有效的失重模拟手段。

上图中的大水槽,直径23米,深10米,就是航天员们进行水下失重训练的中性浮力水槽。

可以在水槽中隐约看到的白色大家伙,是空间站核心舱的水下模型,它在外观上和太空中的空间站核心舱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在太空中的👇

这是在中性浮力水槽中的👇

航天员身穿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在中性浮力水槽中进行水下失重训练。

飞天水下训练服重达230公斤,造价1500万人民币。

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中性浮力这个词频繁出现,这和在潜水课中学到的中性浮力是一样的吗?

没错!

潜水员在下水前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如体重、潜水装备等来佩戴合适的铅块以抵消潜水时的浮力,达到中性浮力状态。也就是教练跟你说的,吸一口气慢慢上升,吐一口气缓缓下潜。

航天员们在中性浮力水槽中训练时也使用铅块增加或减少配重,以达到中性浮力状态。

中性浮力状态和失重状态极其相似的原因是什么呢?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航天员在太空中时,航天员随着飞行器绕地球做高速旋转,地球对航天员的引力提供向心力,与绕地球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相互抵消,所以产生太空失重现象。

在水中,当潜水员所受到的重力与水的浮力相等时,潜水员就会达到中性浮力状态。

在这两种状态下,航天员可以漂浮在太空中,潜水员则可随心所欲的在海中悬浮。

这次航天任务中,航天员们需要到舱外进行安装、维修等,所以航天员们需要在水中模拟,从而掌握在失重状态下运动的协调性和姿态控制, 以及空间运动、空间操作、运送货物和维修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但由于在水中训练时阻力的存在和训练服的压力束缚,航天员们举手头足都十分吃力。

虽然我们现在无法探索太空空间,但探索地球空间——海洋的限制就相对较少,几乎任何想去的人都可以潜入海里,但一定要注意医疗和心理方面的安全状况。

尽管潜水的限制较低,但作为一名潜水员的你也像航天员一样无可替代。

下次去潜水,记得好好体验一下中性浮力带来的“失重”体验哦~

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让我们一起致敬中国航天人!

延伸阅读:

完美中性浮力和在水下感受失重的秘诀是什么?

喜欢一个人在深夜潜入海底,95后女孩的失重世界治愈数万人

由于微信更改了推送机制,喜欢我们请点击文末的“ 在看”,否则你可能不能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推文了。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爱你们。

点击下图购买 国内外潜水/冲浪/旅游/健康保险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把我们加入星标

潜水游世界行程/预定

( 下划模块并 点击蓝字查看行程细节)

国内部分

潜水

自由行三亚潜水+冲浪

长期 深圳潜水

长期 珠海潜水

长期 云南抚仙湖潜水

长期 浙江千岛湖潜水

长期 海南三亚潜水

长期 广西南宁潜水

国内 自由潜水考证

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蓝色标题查看

发愁去哪里潜?这里有一张最佳潜水季节表!

去东南亚考证/进阶哪里好?四大热门海岛大PK

学潜水前要不要会游泳?

走,学自由潜去!——海外自由潜考证拔草攻略

潜水到底有多危险,既有多少种死法(超长超值)

又爱又恨的大流:适合放流的潜点,技巧和装备

娶一个潜水女的十大好处

不要问我为什么潜水,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不?

千万别(yao) 爱上一个潜水员!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微信立场。对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谨遵专业人士叮嘱。任何版权问题,请随时联系。

服务号二维码

私人微信divetheworld_b

邮箱 divetheworld@126.com

欢迎投稿合作赞助

戳原文, 开始潜水游世界

点赞留言转发

素质三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