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的野球市场发展得非常好,一名顶级的街球手一年拿个上百万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当然了,街球手也是要分等级的,“铁牛”张鸿林这种级别的,一年达不到100万,但至少也有几十万。
一般来说,街球手一场比赛的收入分为出场费和奖金,普通的球员一场球出场费也就几千块钱,中等的差不多就是七八千,而顶级的街球手,一场球一两万甚至更高。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农村,别看条件不太好,但那里的民营企业老板舍得花钱,他们不去电视上打广告,而是邀请甚至组建一支球队巡回打比赛,就相当于是在打广告了。
其实我们回想一下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群中喜欢聚在露天的球场看企业员工打球。其实现在的一些农村也是这样,他们没啥太多娱乐活动,只要有球赛看,就会围满整个球场,这样的广告效应比在电视上起到的效果还要好。
以前我看过一则报道,说一些街球手到了春节的时候非常忙,一天甚至要打两场到三场球,想想,一场球赚个小一万,一个星期下来,这是多少钱了?比一些在CBA坐冷板凳的球员挣的多多了,更比年薪固定在50万的CBA状元秀都要多。
所以我相信,张鸿林出场费至少一场球几千块,加上赢球奖金,一年几十万完全不是问题。
而一些老外在中国街球市场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像“监狱球王”李本森,离开CBA后就一直在中国的街球市场混迹,没有搞头他会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今因为大部分外援没有回来,新疆男篮甚至签下了在中国街球界有一定名气的特罗特应急,如果他真的最后能留下来,那么将创造中国街球界的历史。
不过,打街球也是有风险的,首先就是受伤,一旦重伤,没有钱做手术和康复的话,这辈子就别想打球了,不像职业球员,至少有俱乐部做后盾,另外有些球员有编制,退役后生活不用愁。另外就是像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街球手没比赛打一分钱都别想挣,CBA球员则是旱涝保收,这就是差距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